局灶性慢波
每秒3次出现的棘慢波综合
间隔O.5~2秒的周期性棘—慢复合波
1.3~2.6Hz的负—正—负三向波
1.3~2.6Hz的正—负—正三向波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理改变是( )。A、运动皮质的大锥体细胞消失,脊髓前角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脱失并出现异常的细胞病理改变B、运动皮质的大锥体细胞消失,有典型神经源性改变肌电图C、脊髓前角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脱失并出现异常的细胞病理改变,有典型神经源性改变肌电图D、运动皮质的大锥体细胞消失,脊髓前角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脱失并出现异常的细胞病理改变,皮质脊髓束见脱髓鞘改变E、脊髓前角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脱失并出现异常的细胞病理改变,皮质脊髓束见脱髓鞘改变
点击查看答案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的中晚期可以出现典型的脑电图改变,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局灶性慢波B、每秒3次出现的棘慢波综合C、间隔0.5~2秒的周期性棘--慢复合波D、1.3~2.6Hz的负--正--负三向波E、1.3~2.6Hz的正--负--正三向波
下列疾病的病理改变中不会出现炎性反应的是( )。A、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B、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C、神经梅毒D、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E、神经Lyme病
()又称为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病或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或传染性痴呆病。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的临床分期和各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Creutzfeld-Jakob病中晚期可出现典型的脑电图改变,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不规则棘-慢波B、周期性尖波,约每秒1次反复出现C、低电位活动D、局灶性慢波E、泛化性放电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是由________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主要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