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 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各地“歌诗”的数目时,又有 “声曲折”的著录,如在“河南周歌诗七篇”下,又有“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的记载,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因年代久远,又有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 合乐歌唱的歌词。 对“歌诗”和“声曲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当时流行的乐府音乐 B. “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乐府民歌写的歌词 C. “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歌词,“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曲谱 D. “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曲谱,“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歌词
点击查看答案
下面谱例出自民歌《南泥湾》, 其旋律发展手法是( )。 A. 重复 B. 对比 C. 模进 D. 倒影
下面谱例出自一首民歌,它的体裁是( )。 A.信天游B.长调C.劳动号子D.时调
下列谱例是一首民歌片段,它的体裁是( )。 A.山歌 B.信天游 C.小调 D.号子
下面谱例出自民歌《拔根芦柴花》, 其体裁是( )。 A. 花儿B. 信天游 C. 船夫号子 D. 田秧山歌
下面谱例是一首歌曲的片段,它改编自哪个民族的民歌? ( ) A.彝族 B.藏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下面谱例出自哪一个省的民歌() {图}A.福建B.江苏C.安徽D.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