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小李为区内的企业家开办小组活动,希望通过宣传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法、展示残疾人的各种能力,消除企业家长期形成的“残疾人无能”的观念,达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目标。上述案例中,小李运作的帮助残疾人的措施属于( )的范畴。A.医疗康复B.教育康复C.职业康复D.社会康复
点击查看答案
新中国批准的第一个国际劳工公约——《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的时间是(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国际劳工组织(ILO)在1985年《残疾人职业康复的基本原则》中明确规定了职业康复的内容包括( )。A.帮助获得身体、心理的康复B.对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进行筛选C.提供必要的适应性训练、身心机能的调整以及正规的职业训练D.引导从事适当的职业E.残疾人就业后的跟踪服务
社会工作者小李为社区内的企业家开办小组活动,希望通过宣传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展示残疾人的各种能力,消除企业家长期形成的“残疾人无能”的观念,达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目标,上述案例中,小李运用的帮助残疾人的措施属于( )的范畴。A.医疗康复B.教育康复C.职业康复D.社会康复
社会工作者小蒋为社区内的企业家开办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希望通过宣传《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展示残疾人的各种能力,消除企业家长期形成的“残疾人无能”的观念,达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目标。在这个案例中,小蒋帮助残疾人的措施属于( )的范畴。A.教育康复B.社区康复C.社会康复D.职业康复
200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它是首个专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A、《世界人权宣言》B、《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C、《残疾人权利公约》D、《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即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的康复,包括职业评定、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等连续的过程,最终使残疾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A.社会康复 B.医学康复 C.职业康复 D.教育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