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合理的开采水平垂高应以合理的阶段垂高(斜长)为前提,并使开采水平有合理的服务年限,有利于矿井水平和采区的接替,还要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合理的水平垂高应注意满足以下要求。
(一)具有合理的阶段斜长。阶段划分为采区是普遍应用的一种准备方式。由于阶段内沿倾斜可布置几个区段、因此必须考虑以下因素对阶段斜长的影响:(1)煤的运输;(2)辅助提升;(3)行人条件。因此,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限制,规定合理阶段斜长的范围。
(二)具有合理的区段数目。所谓合理的区段数,是指能保证采区正常生产和接替的区段数。由于是在保证工作面长度合理的前提下划分区段,所以区段数目从另一个侧而反映了对阶段斜长的要求。
(三)要有利于采区的正常接替。为保证矿井均衡生产,一个采区开始减产,另一个新采区即应投人生产,为此,必须提前准备好一个新采区。所以,一个采区的服务年限应大于一个采区的开拓准备时间。由此看来,阶段斜长大、采区储量多、采区服务年限长、对采区的接替当然是有利的。
(四)要保证开采水平有合理的服务年限及足够的储量。开拓一个水平要掘进许多巷道,基建投资较大,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设施和投资的效果,应有合理的水平服务年限。
(五)经济上有利的水平垂高。从技术与经济统一的观点来看,技术上合理的水平垂高,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可以通过经济比较的方法,选择有利的水平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