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公司2004年递延税款为贷方余额33万元,2005年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00万元。从2005年起税率由原来的33%改为30M,采用债务法核算。这些业务发生后,对2005年所得税费用影响的增加金额为( )。
A.3万元
B.30万元
C.33万元
D.27万元
A公司上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495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525万元,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为45万元,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80万元。采用递延法时A公司本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 )万元。A.84.6B.579.6C.-45D.585
点击查看答案
某公司2003年1月1日“递延税款”账户账面累计贷方余额为330万元,本年度发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为132万元,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为66万元,则该公司2003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账面累计贷方余额为( )元。A.132B.528C.396D.264
乙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3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分别为3500万元和3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200万元。乙公司本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 )万元。A.3600B.3864C.3900D.3960
某企业采用递延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1年年初递延税款账面贷方余额为100万元,2001年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50万元、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150万元。2001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账面余额为( )万元。A.借方33B.贷方67C.借方83.5D.贷方133
甲公司上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495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差异为525万元,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为45万元,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80万元。采用债务法时甲公司本期“递延税款”发生额为( )万元。A.借方45B.贷方45C.贷方84.6D.贷方90
乙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3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分别为3500万元和3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200万元。乙公司本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 )万元。A.3600B.3864C.3900D.3960
某企业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264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2400万元,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期末“递延税款”科目余额为( )万元。A.1386(贷方)B.2970(贷方)C.3432(贷方)D.3600(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