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A) 1km(B) 2km(C) 3km(D) 4km
点击查看答案
圈闭预探阶段的地震详查工作中,测网密度为()。A、1km×1km或1km×2kmB、2km×2km或2km×4kmC、4km×4km或4km×8kmD、3km×6km或4km×4km
对于110kV进线有电缆段的GIS变电所,在雷电侵人波过电压保护设计中,一般采取的措施有()。 A.在电现段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接地端应与电缆的金属外皮连接 B.对连接电缆段的2km架空线路应架设避雷线; C.电缆末端至变压器或GIS—次回路的任何电气部分间的最大电气距离不宜超过130m(参考值); D.对单芯电缆,电缆末端的金属外皮应与GIS管道金属外壳连接并接地。
已知某110kV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的110kV为架空出线,该线路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为防止减少近区雷区闪络,下面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措施()是合理的。 A.沿全线增加架设避雷线; B.在架空线1~2km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 C.在线路例装设一组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D.架空出线进入配电装置前采用长度不超过50m的电缆进线段。
对于发电厂、变电所的35kV及以上的电缆进线段,设计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A.在电缆与架空线的连接处应装设阀式避雷器,其接地端应与电缆金属外皮连接; B.对三芯电覌,应经金属氧化物电缆护层保护器或保护间歇接地; C.如电缆长度超过50m,且断路器在雷季可能经常断路运行,应在电缆末端装设排气式避雷器或阀式避雷器; D.连接电缆段的1km架空线路应架设避雷线。
发电厂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近区雷击闪络。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35?11OkV 架空线路,应在()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 A. 1?2km; B.1?3km; C. 1?3. 5km; D. 1 ?4km。
变电所35~110kV的进线中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线路,在雷季,如35~110kV进线的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可能经常断路运行,同时线路侧又带电,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在靠近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处装设一组排气式(阀式)避雷器; B.进线的2km改为电缆进线段; C.进线段1~2km上加装避雷线保护; D.在靠近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处装设一组保护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