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自设置单独接地装置时,油罐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A、14ΩB、15ΩC、10ΩD、30Ω
点击查看答案
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应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处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电位连接带或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对于110kV进线有电缆段的GIS变电所,在雷电侵人波过电压保护设计中,一般采取的措施有()。 A.在电现段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接地端应与电缆的金属外皮连接 B.对连接电缆段的2km架空线路应架设避雷线; C.电缆末端至变压器或GIS—次回路的任何电气部分间的最大电气距离不宜超过130m(参考值); D.对单芯电缆,电缆末端的金属外皮应与GIS管道金属外壳连接并接地。
平均雷暴日小于30天/年地区的建筑物,可采用低压架线直接引入建筑物内,但应符合下列要求中的( )。A、入户处的三基电杆绝缘子铁脚、金具应接地,靠近建筑物的电杆,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其余两基电杆不应大于20Ω B、在入户处应装设避雷器或设2~3mm的空气间隙,并应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防雷的接地位置上,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Ω C、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D、低压架空线应改换一段埋地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
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有( )。A、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B、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 C、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D、高度超过70m的建筑物应将7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联结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雷电感 应措施包括( )。 A.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长大金属物和突 出屋面的金属放散管、风管等均应就近连接到防雷电感应或共用接地装置上; B.当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平行或交叉敷设的净距小于150mm时 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5m; C.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3n时,连接处应用 金属线跨接,但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可不跨接; D.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 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等接闪器的接地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符合相关要求。
对建筑物、雷电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伤及人身伤亡事故,为了防止雷电冲击波沿低压线 进入室内,可采用以下措施的是()。A全长电缆埋地供电,入户处电缆金属外皮接地B架空线供电时,入户处装设阀型避雷器,铁脚金属接地C变压器采用隔离变压器D架空线转电缆供电时,在转接处装设阀型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