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 A.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B.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C.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D.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区域中,不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的是()。 A.重要湿地 B.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C.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径流补给区 D.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关于重点防渗区防渗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6.0m,渗透系数 K≤1.0×10-7cm/sB.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3.0m,渗透系数 K≤1.0×10-7cm/sC.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1.50m,渗透系数 K≤1.0×10-7cm/sD.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1.0m,渗透系数 K≤1.0×10-7cm/s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关于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的防渗技术要求表达正确的是()。A.重点防渗区等效黏防渗层Mb≥6.0m,k≤10-6 cm/s B.简单防渗区只进行一般地面硬化即可 C.一般防渗区可参照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执行 D.一般防渗区Mb≥1.5m,k≤10-6 cm/s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 )。A.确定评价重点 B.现场勘探 C.室内资料分析 D.地下水监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下水环境》,确定地下水污染防渗区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 A.污染物类型 C.地下水埋深 B.污染控制难易程度 D.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
(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技术要求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A. 污染物类型 B. 污染控制难易程度 C. 地下水埋深 D. 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