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由接收方检测数据传输是否出现差错,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34)。要检测接收的数据是否有错,最常用的方法是(35)。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7bit,则冗余位至少应为(36),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是(37),它产生的校验码是(38)bit。
A.自动请求重发
B.反馈检测
C.空闲重发请求
D.连续重发请求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19~23 题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由接收方检测数据传输是否出现差错,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1 )。要检测接收的数据是否有错,最常用的方法是( 2 )。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7bit,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3 ),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是( 4 ),它产生的校验码是( 5 )bit。第19题:文中( 1 )处正确的答案是( )。A.自动请求重发B.反馈检测C.空闲重发请求D.连续重发请求
点击查看答案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由接收方检测数据传输是否出现差错,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34) 。要检测接收的数据是否有错,最常用的方法是 (35) 。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7bit,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36) ,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是 (37) ,它产生的校验码是 (38) bit。(34) A.自动请求重发B.反馈检测C.空闲重发请求D.连续重发请求(35) A.海明码B.循环冗余码C.奇偶校验码D.曼彻斯特码(36) A.2bitB.3bitC.4bitD.6bit(37) A.X16+X12+X6+1B.X16+X15+X2+1C.X16+X15+X+1D.X16+X12+X+1(38) A.2B.4C.16D.32
接收端检出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 )A.前向纠错B.自动请求重发C.混合差错控制D.冗余检验
关于差错控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动重传请求是由发送方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B.反馈校验法是由发送方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C.自动重传请求不需要检错码D.前向纠错是由发送方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在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校验方法是循环冗余校验。当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62)。A.重新计算原始数据B.报告上层协议C.自动纠错D.自动请求重发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在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校验方法是(7)校验。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8)位,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9)。如果CRC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1,信息码字为10110,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是(10)。要检查出d位错,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最小值应为(11)。A.奇偶(Parity)B.海明(Hamming)C.格雷(Gray)D.循环冗余(Cyclic Redundancy)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62)位。如果CRC的生成多项式为 G(X)=X4+X+1,信息码字为10110,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是(63)。A.2B.15C.16D.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