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换填土处理中,挖除一定深度湿陷性黄土,换以合乎要求的土或灰土分层填筑,( )夯实。A.整体 B.分层 C.无需 D.两次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关于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A.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 B.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径大于200mm的块料 C.浸水路堤不得用黄土填筑 D.路堑施工前,应做好堑顶地表排水导流工程
下列关于采用桩基础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桩基础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B.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可靠的持力层中 C.对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 D.单桩允许承载力,宜按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确定
关于湿陷性黄土勘探点的深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和预估的压缩层深度确定 B.宜大于10m C.宜8 ~ 15m D.按地下水位确定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施工时,取土坑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 规范》(GB 50025-2004)应满足( )。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 B.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 C.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 D.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消除地基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压缩层厚度的2/3 B.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的2/3,并应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不大于20cm C.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 D.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关于湿陷性黄土勘察深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应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和预估的压缩层深度确定 B.宜为 10-20m C.宜为 8 ~ 15m D.按地下水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