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若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γ取1.0、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η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A.1.2 B.0.8 C.0.6 D.0.3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有关抗震设防的说法中,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多遇地震烈度对应于地震发生概率统计分析的“众值烈度” B、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 C、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普遍高一度半 D、处于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须进行抗震设计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进行抗震设计时,由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不同,可能影响到( )。 A.设计地震分组的不同选择 B.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特征周期 D.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取值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规定的? (A)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根据《述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哪个选项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 (A)小震、中震、大震 (B)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 (C)近震,中远震、远震 (D)众值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众值烈度对应于“多遇地震” B、基本烈度对应于“设防地震” C、最大预估烈度对应于“罕遇地震” D、抗震设防烈度等同于基本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关于特征周期的确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与地震震级有关 B、与地震烈度有关 C、与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D、与场地类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