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假定,本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其中②粉土层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6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进行基础设计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A.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B. ②粉土层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C.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D. ②粉土层、③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某公路桥位于砂土场地,基础埋深为2.0m,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为7m,地下水埋深为5.0m,地震烈度为8度,该场地地震液化初步判定结果为( )。 A.液化 B.不液化 C.考虑液化影响 D.不考虑液化影响
当对饱和砂土进行液化微观判别时,设计基础埋深为5.5m,液化判别深度为 ( )。A.15m B.10m C.20m D.应视场地情况判定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场地土自地表至7m为黏土,可塑状态,7m以下为松散砂土,地下水位埋深为6m,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2m,场地处于全新世的一级阶地上,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初步判断场地的液化性为( )。 A液化 B不液化 C不确定 D部分液化
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宅楼,设计时需要对埋藏于非液化土层之下的厚层砂土进行液化判别,()的组合条件可以初判别为不考虑液化影响。 (A)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5 m,地下水深3m,基础埋深2 m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5 m,地下深5 m,基础埋深1.0 m (C)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7 m,地下水深3m,基础埋深1.5 m (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7 m,地下水深5,基础埋深1.5m
某民用建筑场地勘探资料如下: 0~7 m黏性土,硬塑,Ps=5800 kPa; 7~10 m砂土,中密,Ps=8700 kPa,Rf=0.5; 10 m以下为基岩,地下水位埋深为2.0 m,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定砂土层的液化性为( )。 A液化 B非液化 C不能判断
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宅楼,设计时需要对埋藏于非液化土层之下的厚层砂土进行液化判别。下列哪个选项的组合条件可初步判别为不考虑液化影响?( ) A.上覆非液化土层厚5m,地下水位深度3m,基础埋深2.0m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5m,地下水位深度5m,基础埋深1.0m C.上覆非液化土层厚7m,地下水位深度3m,基础埋深1.5m 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7m,地下水位深度5m,基础埋深1.5m